韓國《東亞日報》4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特色的腐敗 前不久,北京一個朋友租住的房子的供暖爐壞了,找維修公司上門服務(wù)。修畢,中國房東跟那位修理工說道:“以后爐子壞了就不給你們公司打電話了,我直接找你來修。這樣,你也可以從中賺外快,不用向公司上交,而我也能省錢!逼鋵,這樣的“交易”在中國隨處可見。
在中國,腐敗并不是少數(shù)階層的特權(quán),而是經(jīng)過漫長歲月滲透到人們?nèi)粘I钪小⒏畹俟痰摹巴岬馈爆F(xiàn)象。明明是腐敗行為,人們卻認為那只不過是“占小便宜”。近年來,雖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這樣的弊端正逐漸成為阻礙整個社會乃至國家發(fā)展的絆腳石,但想根除這些長年累月積攢下來的“習以為!保労稳菀。
在中國,送禮被美其名曰“懂禮儀”,歷史上也不乏“腐敗經(jīng)典”。2000多年前漢代的王昭君,就因為沒給宮廷畫師送禮,遂被畫得與真人相差甚遠。而“難看”的王昭君最終遠走塞外,赴匈奴和親。清代宰相和珅因貪污最終被處以極刑。據(jù)悉,從他家抄出來的財富比國庫還殷實。2年前,前中國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因收受巨額賄賂以及擁有多名情婦等嚴重違紀問題而最終落馬?梢姡袊母瘮v史悠久、根深蒂固。
如今,中國從上到下正高舉反腐旗幟。習近平主席更是在多種場合強調(diào)政府反腐的決心和意志,并以身作則,打破形式主義、踐行勤儉節(jié)約。這種信息也迅速傳遞到基層,并陸續(xù)得到響應(yīng)。比如,干部配餐規(guī)格被控制在“四菜一湯”,豪華車輛不許配掛軍牌等。因此,目前中國二手車市場上多出很多待售的進口車,高檔餐廳的營業(yè)額則被“腰斬”。
但中國向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比如,一些人把茅臺酒裝進飲料瓶里照喝不誤;而有一些人點了一桌子菜后,讓服務(wù)員輪流上菜,令桌面總是保持“四菜一湯”的規(guī)模。(作者李憲鎮(zhèn),金惠真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