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后關懷顯真情 精準幫扶暖人心
——天水師范學院積極幫助受災村開展生產自救

5月31日晚,秦安縣王窯鎮(zhèn)發(fā)生雷雨冰雹災害,天水師范學院幫扶的四個村均不同程度受到災害影響,其中高洼村和下灣村受災最為嚴重,果樹和花椒等經濟作物面臨絕收,村民收入銳減。學校第一時間到村了解災情,聽取民意,精準施策,投入資金近5萬元購買馬鈴薯等蔬菜籽種分發(fā)給受災群眾,積極幫助受災村民開展生產自救,彌補經濟損失。



冰雹災害發(fā)生后,學校黨委迅速反應,第一時間安排幫扶辦到村了解受災情況,指導駐村干部幫助村民開展生產自救,彌補經濟損失。學校派駐幫扶村的四支駐村工作隊逐人逐戶排查人身、住房和產業(yè)受損情況,安撫受災群眾情緒,及時調整“一戶一策”動態(tài)管理表,千方百計幫助受災群眾挽回經濟損失。在充分調研論證、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學校出資4萬5千元為受災最為嚴重的高洼村購買優(yōu)質馬鈴薯9號籽種16.6噸,每戶發(fā)放100公斤,目前已全部發(fā)放到村民手中,待馬鈴薯成熟后總產量約為32萬公斤,全村預計收入50余萬元;學校還出資近5千元為下灣村購買蔬菜籽種,幫助村民彌補經濟損失。其他幫扶村駐村工作隊也從所在村受災情況實際出發(fā),積極搜集并及時向村民發(fā)布外出務工信息,多渠道幫助他們增加收入,把因災害對收入的影響降到最低。


學校因村制宜,精準施策,積極投入人力、財力幫助受災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的幫扶舉措,彰顯了作為幫扶單位的職責情懷,也溫暖了受災群眾的人心,提振了村民復產增收的信心,得到了幫扶村群眾的認可和歡迎。學校將持續(xù)關注幫扶村群眾生產自救,并繼續(xù)發(fā)揮高校優(yōu)勢,多渠道助力復產增收,確保幫扶村順利通過國家脫貧驗收普查,與全國人民一起實現小康目標。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