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干旱,土壤瘠薄,溝壑縱橫,山峁眾多,以前種莊稼靠天吃飯,每畝地只能收入300至400元,不但保不住本,而且日子越過越苦。現在好了,花椒種植讓咱們的錢包鼓起來了,一畝花椒就能收入8000多元!闭驹谧约业幕ń穲@里,秦安縣王窯鄉(xiāng)魏灣村花椒種植大戶楊雙喜對記者說。
今年53歲的楊雙喜,是王窯鄉(xiāng)首批退耕還林的受益者,他把家里11畝地全部栽植了花椒和蘋果等經濟作物,幾年下來,不僅學會了花椒種植的管理、收獲等全套技術,還靠此走上了脫貧致富路。今年,他家的11畝花椒園收入了9萬多元,鄉(xiāng)親們稱贊他在坡地里刨出了“金豆豆”。如今,他已是村上有名的花椒種植“把式手”。

在農村,不少群眾常常不知道種什么好,楊雙喜說,其實種田種地也要講究方法,只要從實際出發(fā),結合政府產業(yè)調整機遇,抓住一種適合市場銷路的特色農產品,認真學習生產管理技術,專一行、愛一行,這樣就能把黃土地變成“黃土地”。

王窯鄉(xiāng)種植花椒歷史悠久,出產的“大紅袍”花椒受到省內外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由于花椒樹種植成本低、經濟效益高,已經成為王窯鄉(xiāng)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yè),目前全鄉(xiāng)已發(fā)展優(yōu)質花椒園19863畝,產量2384噸, 201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171元,許多村民依靠種植花椒走上了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