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走進天水>>正文 |
詩中謫仙:李白 |
(2006-3-12 16:15:58)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 打印本頁 |
|
|
天水人民對李白(701—762,字太白)除了景仰、愛戴之外,更有種自豪感,因為這位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祖籍就是隴西成紀(今秦安縣西北)!凹冶倦]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云上!(《贈張相鎬》)李白在詩中贊美并為之鳴不平的,就是飛將軍李廣。李白就是他的第25世孫,李白的先世在隋末因罪徒居中亞,唐代武則天長安元年(701),李白就出生在西域的碎葉城(今中亞細亞巴爾喀什湖以南)。李白5歲時,他的父親帶他回到錦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xiāng)。 李白出生于富商家庭,幼年所受教育,除儒家經籍外,還有六甲和百家等,李白還好任俠、喜劍術。20歲時,李白就開始在蜀中漫游。從26歲起,為了實現他的政治理想,“申管曼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開始了一個新的漫游而兼求仕的時期。他不屑走科舉考試的道路,想憑他的文才“遍干諸侯”,天寶元年(742),42歲的李白經道士吳筠的推薦,唐玄宗下詔征赴長安。但實際上玄宗只是把他看作點綴升平和宮廷生活的御用文人,這不能不使胸懷“濟蒼!薄ⅰ鞍采琊ⅰ钡脑娙烁械秸卫硐氲钠茰,同時他蔑視帝王權貴的傲岸作風又招致了權臣們的讒毀,在經經歷多年的詩酒狂放的生活之后,李白上書請還,再度開始了他的漫游生活。 唐玄宗天寶三年(744),李白在洛陽與杜甫相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安史之亂”爆發(fā),李白懷著強烈的愛國心,參加了永王李磷的起兵事件,被召為慕府。李磷失敗后,李白也因此受到牽連,流放夜郎(今貴州東部),后得放還。上元二年(761),61歲的李白聞李光弼率大軍征討史朝義,便請纓殺敵,行至金陵,因病折回,于次年病死在他的族叔安徽當涂縣令李陽冰家。李白是盛唐詩壇的代表作家,唐帝國國力的強盛,鼓舞了他向往功名事業(yè)的雄心,同時政治的危機,更激發(fā)了他拯揚濟世的熱望。歷經千年的詩歌藝術的不斷升攀而至頂峰,以及東方大國胸納百川的開放交流而達極致,成就了詩仙的光燦四注的天才人生。因此,李白的詩感情激烈,想象豐富,語言推陳出新,清新自然。李白的詩歌,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風格,擴大了浪漫主義的表現領域。 (惠富強)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guī),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fā)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guī)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