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嫩草亚洲精品永久,国产91刺激对白在线播放,日本阿v视频在线观看,韩国三级一区二区,欧美狂交,尤物九九久久国产精品的分类,午夜免费看视频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人文天水>>正文
霍門碩博士英才錄(3)
(2020/6/5 11:20:57)  來源:天水在線  打印本頁

霍門碩博士英才錄(3)

霍有光

  2005年第十六屆博士研究生畢業(yè)

  沈文凡: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排律文獻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排律文獻學研究(明代篇)》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霍松林作序。

《排律文獻學研究(明代篇)》

  個人簡介:沈文凡(1960- ):吉林和龍人。1983年獲東北師范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88年獲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歷任吉林大學(中文系)文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導,中文系主任,吉林大學學術(shù)、學位、教學以及研究生培養(yǎng)指導委員會委員。曾受學校委派,赴韓國慶山大學任客座教授;教育部支邊項目,赴新疆師范大學任客座教授;延邊大學東方詩話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洛陽大學東方文化學院客座教授;沈陽師范大學中國北方少數(shù)民族文化研究基地兼職研究員;安徽師范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等。兼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國際東方詩話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中國李白學會理事,中國韓愈學會理事,中國孟浩然學會副會長,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圖書質(zhì)量評比委員會委員等。參編、編著、主編的學術(shù)著作有《唐詩接受史論稿》、《唐代韻文研究》、《通賞中國書法》、《唐宋詞鑒賞辭典》、《增訂注釋全唐詩》、《宋文鑒校點》、《杜甫詩選注》、《漢魏六朝辭賦與駢文精品》、《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唐詩絕句》等;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一百余篇。所著《名家講解唐詩三百首》曾獲“全國優(yōu)秀社會科學普及讀物獎”。負責主持的“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建設,2004年被評為吉林大學百門精品課建設項目,2009年被評為吉林省精品課。負責主持的“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團隊2013年被評為吉林省優(yōu)秀教學團隊。

  蔣鵬舉: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李攀龍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復古與求真:李攀龍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霍松林作序。

《復古與求真:李攀龍研究》

  個人簡介:蔣鵬舉(1967- ):女,回族,山東省聊城市人。1989年獲中南民族學院歷史學學士學位,2002年獲聊城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聊城大學教授。出版學術(shù)專著1部;參與撰寫學術(shù)著作四部;發(fā)表論文20余篇。2017年12月榮獲教育部第六屆優(yōu)秀教育碩士論文指導教師稱號。主持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明代關中四先生之文學觀研究》。

  孫鴻亮: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佛經(jīng)敘事文學與唐代小說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佛經(jīng):敘事文學與唐代小說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霍松林作序。

《佛經(jīng):敘事文學與唐代小說研究》

  個人簡介:孫鴻亮(1969- ):陜西宜川人。1992年獲延安大學中文系學士學位,1999年獲華東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延安大學中國語言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延安大學陜北民歌研究中心主任、陜北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學術(shù)專著有《陜北說書研究》等2部;在《陜西師范大學學報》、《人文雜志》等刊物發(fā)表論文2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課題4項,主持編撰“陜北原生態(tài)民間歌曲集成”、“陜北原生態(tài)民間藝術(shù)電子資料庫”。曾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2013)、陜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獎(2013)、陜西省第三屆文藝評論二等獎(2013)、延安大學第三屆“教授風采”講課比賽一等獎各一項。

  霍建波: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隱逸詩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宋前隱逸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霍松林作序。

《宋前隱逸詩研究》

  個人簡介:霍建波(1973- ):山東東明人。1999年獲煙臺師范學院中文系(現(xiàn)魯東大學文學院)學士學位,2002年獲內(nèi)蒙古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F(xiàn)任延安大學中國語言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古代文學碩士點導師組組長,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延安市社科專家?guī)烊霂鞂<摇W術(shù)專著有《隱逸精神和傳統(tǒng)文化》、《先秦諸子思想精華與文學價值研究》等3部;參編著作3部;發(fā)表論文2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課題8項。曾獲陜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2017)、延安大學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2015)、延安大學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獎(2016、2017)、延安大學文學院教學質(zhì)量優(yōu)秀獎(多次)。

  2006年第十七屆博士研究生畢業(yè)

  潘定武: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漢書〉文學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漢書〉文學論稿》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霍松林作序。

《〈漢書〉文學論稿》

  個人簡介:潘定武(1967- ):安徽舒城人。2006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F(xiàn)任黃山學院文學院教授,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帶頭人,兼任黃山學院徽州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山學院學報》編委,黃山學院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兼任安徽省徽學會理事,黃山市戴震研究會秘書長。安徽省省級精品課程“中國古典文獻學”主持人;黃山學院“中國語言文學”重點學科負責人;安徽省本科院校“中國古代文學”省級教學團隊負責人。學術(shù)專著有《齊己詩注》、《先秦人物》、《〈史記〉文章學論稿》、《南朝史解讀》、《北朝史解讀》等;發(fā)表論文二十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項目2項。2016年被評為安徽省教學名師;2017年被評為安徽省教科文衛(wèi)體系統(tǒng)師德先進個人。

  柯卓英: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霍松林作序。

《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

  個人簡介:柯卓英(1966- ):女,陜西涇陽人。1988年、1997年先后獲西北大學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西安石油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文系主任,校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赴英訪問學者(2013年),傳播學研究中心主任,校級院聘學科帶頭人、優(yōu)秀中青年骨干教師。兼任長安文化產(chǎn)業(yè)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2010年),中國傳播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陜西詩詞學會會員,西安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學術(shù)專著有《望遠樓詩文集》等,發(fā)表論文50篇。創(chuàng)作詩詞曲500余首。主持或參加國家級、省部級和校級科研項目多項。2004年獲學校第三屆教學質(zhì)量獎,獲2011年度陜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陜西省第十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

  蔡靜波: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唐五代筆記小說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唐五代筆記小說研究》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霍松林作序。

《唐五代筆記小說研究》

  個人簡介:蔡靜波(1957- ):陜西華陰人。2006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渭南師范學院中文系教授,副系主任。兼任陜西省翻譯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渭南市作協(xié)副主席,渭南市皮影協(xié)會副主席,渭南市白居易研究會副會長。出版學術(shù)專著《唐代小說研究》等2部;譯著《域外幽默》、《冬戀》2部;散文集《雨中漫步》1部,電視劇本《訴前調(diào)解》1部;主編《秦東先賢》1部;擔任《李十三研究》副主編、《秦東歷史文化研究》(2011、2012、2013年卷)常務副主編;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30余篇。先后參與各級科研項目多項,主持院級項目2項、教育廳項目2項,并于2008年、2009年、2013年先后獲得渭南師范學院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陜西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二等獎。

  梁靜: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中古“河東三姓”文學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中古河東薛氏與文學概述》山西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中古河東柳氏與文學概述》晉陽學刊2013第1期;《試論中古河東裴氏與文學》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

  個人簡介:梁靜(1977- ):女,山西太原人。2006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F(xiàn)為西安外國語大學漢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文化研究。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十余篇。

  白愛平: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姚賈接受史》。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姚賈接受史》科學出版社2006;張震英、白愛平著《唐韻的闡揚:姚賈的理論內(nèi)涵及傳承影響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

《唐韻的闡揚:姚賈的理論內(nèi)涵及傳承影響研究》

  個人簡介:白愛平(1970- ):女,陜西三原人。2002年獲西北大學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F(xiàn)任西安石油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十余篇。完成校級教改項目2項,在研教改項目1項。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承擔、主持、參加并完成國家級和廳局級縱向科研項目3項。獲其它各類獎3項。

  張小麗: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宋代詠史詩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宋代詠史詩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

《宋代詠史詩研究》

  個人簡介:張小麗(1976- ):女,江西崇仁人。1998年獲南昌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學位,2001年獲南昌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F(xiàn)任上饒師范學院中文與新聞傳播系副教授,“中國古代文學”課程負責人,江西省文藝學會會員。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十余篇。參與完成江蘇省高校哲學社科基金項目“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寫作意象與母題”、江西省社科十五規(guī)劃項目“六經(jīng)圖碑研究”2項;參編《漢字學導論》、《宋史解讀》等著作20余萬字;主持、參與“宋代詠史組詩研究”、“先秦非成文法法律用語研究”等省級課題3項。當選本科畢業(yè)生評選的“我心中師院的好教師”,獲江西省高校多媒體教學課件三等獎。

  2007年第十八屆博士研究生畢業(yè)

  任剛: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史記〉人物取材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史記〉戰(zhàn)國人物取材研究》陜西人民出版社2009,霍松林作序。

《〈史記〉戰(zhàn)國人物取材研究》

  個人簡介:任剛(1963- ):內(nèi)蒙古五原人。2007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西安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出版專著一部;參編《史記概論》等四部著作;在CSSCI等雜志發(fā)表有關《史記》論文20多篇。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項目多項,主持陜西省社科項目一項,校教改一項。

  盧靜: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禮記〉文學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禮記〉文學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霍松林作序。獲2017年度陜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三等獎。

《〈禮記〉文學研究》

  個人簡介:盧靜(1978- ):女,河南信陽人。2007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陜西師范大學民族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出版專著1部;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近20篇。

  2008年第十九屆博士研究生畢業(yè)

  田恩銘: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兩唐書中的中唐文學家傳記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唐宋變革視域下的中唐文學家傳記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霍松林作序。

《唐宋變革視域下的中唐文學家傳記研究》

  個人簡介:田恩銘(1973- ):黑龍江德都人。1998年獲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士學位,2005年獲陜西師大文學院碩士學位,2008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院長。兼任中國柳宗元研究會理事,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李白研究會會員。學術(shù)專著與教材有《中古史傳與文學研究》、《中國文學與人生十五講》等,發(fā)表論文二十多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項目多項。2014年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2017年獲黑龍江省教學名師,獲省社科成果二等獎,省文學學科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朱大銀: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唐代論詩詩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唐代論詩詩研究》黃山書社2015。

《唐代論詩詩研究》

  個人簡介:朱大銀(1965- ):安徽廬江人。2008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巢湖學院中文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唐宋文學研究。學術(shù)著作有《文天祥集校注》、《齊己詩注》、《時號本事考》等,發(fā)表論文十余篇。

  2009年第二十屆博士研究生畢業(yè)

  王渭清: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張衡詩文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張衡詩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霍松林作序。獲2011陜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

《張衡詩文研究》

  個人簡介:王渭清(1972- ):女,浙江紹興市人。2006年獲陜西師范大學古代文學專業(yè)碩士學位,2009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任咸陽師范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校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文學地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屈原學會理事、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詩經(jīng)學會會員、陜西省司馬遷研究會會員。研究方向為先秦兩漢思想與文化。有專著1部;合著《晉書解讀》1部;副主編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十二五國家規(guī)劃教材《大學語文》(經(jīng)典閱讀版)1部;參編國家級精品課程《中國文學史》(先秦兩漢卷)1部;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二十余篇。先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項,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軟科學項目、陜西省社會科學藝術(shù)學項目、陜西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項目等省級科研項目4項。2013年獲咸陽市第六屆優(yōu)秀學術(shù)論文三等獎、咸陽師范學院第五屆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2014年被評為咸陽師范學院2013年優(yōu)秀班主任。

  鄭繼猛: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宋代都市筆記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宋代都市筆記研究》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

《宋代都市筆記研究》

  個人簡介:鄭繼猛(1964- ):陜西省安康市人。1983年畢業(yè)于陜西省安康師范學校,2009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安康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shù)著作有《安康歷代名人錄》《劉應秋詩文輯存》《繼雅堂集校注》等;在《人文雜志》《甘肅社會科學》《小說評論》等學術(shù)期刊發(fā)表論文近40篇。主講《唐宋文學》《文獻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等課程,主持陜西省社會科學課題1項,陜西省古籍整理課題3項,陜西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劉應秋詩文集注”、“劉寅初詩文輯存”“陳僅繼雅堂集校注”3項,主持陜西省教改項目1項,參與省級精品《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建設。榮獲陜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2次。

  2012年第二十一屆博士研究生畢業(yè)

  董雁: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明確戲曲與園林文化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晚明文人園林觀演劇活動及其戲曲史意義》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刊;《清代南北園林演劇消長與南北戲曲嬗變》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明清士人戲曲活動的園林文化空間敘說》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17年第2期。

  個人簡介:董雁:女,陜西省西安市人。2012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陜西師范大學遠程教育學院副教授,從事中國古代戲曲小說研究。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15篇。

  楊曉慧: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唐代俗文化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唐代俗文化探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個人簡介:楊曉慧(1970- ):女,陜西戶縣人。2012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西安文理學院文學院副教授,陜西師范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陜西省古代文學省級重點學科專業(yè)方向帶頭人。出版學術(shù)專著1部;發(fā)表論文有《唐五代王維畫的接受研究》、《試論佛教對王維的救贖》等三十余篇。2019、2015年分別獲陜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二、三等獎;2018年6月獲西安文理學院年度優(yōu)秀教師榮譽稱號;2018年6月獲西安文理學院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指導教師稱號;2017年7月獲西安文理學院教學成果二等獎等。主持研究項目共十多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項,省部級3項,地市廳局及校級項目十多項;曾獲陜西省教育廳“三秦人才”稱號,多次獲得校級“優(yōu)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2015年第二十二屆博士研究生畢業(yè)

  曾羽霞: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荊楚文化與唐代文學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荊楚文化與唐詩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20。

《荊楚文化與唐詩研究》

  個人簡介:曾羽霞(1985- ):女,湖北洪湖人。2008年、2011年分獲湖北師范學院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學位,2015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湖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出版學術(shù)專著1部;發(fā)表文章十余篇。校級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1項,參與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

  徐芳: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唐代詩歌中的隴右文化闡釋》。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唐代詩歌中的隴右文化闡釋》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霍松林作序。

《唐代詩歌中的隴右文化闡釋》

  個人簡介:徐芳(1984- ):女,甘肅省武威人。2015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西安航空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唐代文學研究。出版學術(shù)專著1部;發(fā)表《唐代李唐皇室詩歌中的隴右詩緣》等論文十余篇。

  蘇志敏: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初盛唐七律的文體學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君子人格:李清照與先秦儒家的思想交匯》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李白七律“不工”之探析》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

  個人簡介:蘇志敏(1973- ):女,天津人。2015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西安文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古代文學與傳統(tǒng)文化研究。發(fā)表《論石淙組詩的文體及文化意義》等論文近十篇。主持西安市社科基金項目一項(《盛唐七律與長安文化研究》)。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霍松林先生最先是招收了19位碩士研究生。之后停招碩士生,從1987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至2015年最后一屆畢業(yè),歷時近30年,共22屆,畢業(yè)了60人,他們的學位論文,絕大多數(shù)以學術(shù)專著出版,霍先生還為其中29博士的專著撰寫了序言。無疑,較高水平的學位論文,必將成為他們馳騁學術(shù)殿堂強有力的助推器。

  假設普通人65歲退休,那么霍先生作為終身教授,比普通人就多干了30年!2000年10月,陜西師范大學為霍松林舉辦“從教六十周年暨八十華誕慶祝大會”,時任陜西省主要領導的栗戰(zhàn)書先生,代表陜西省委、省政府蒞會祝賀并發(fā)表講話:“霍老先生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大概是他做人的準則之一;霍老一生‘欲無所求,業(yè)有所創(chuàng)’,這可能是他老人家長壽的秘訣之一!崩鯌(zhàn)書先生準確地概括了霍先生長壽原因,就是終身勤奮學習(學而不厭),教書育人樂此不疲(誨人不倦),欲無所求,業(yè)有所創(chuàng);粝壬栋耸鰬讯(新聲韻)》中有云:

  科教興國戰(zhàn)略高,攻讀學位競前茅。

  叨陪碩彥評博導,忝列宗師育俊髦。

  敢詡蔭門桃李艷?還期構(gòu)廈棟梁饒。

  人才自古關成敗,身教言傳豈畏勞?

栗戰(zhàn)書先生(左)代表陜西省委、省政府蒞會祝賀并發(fā)表講話(2000)

  詩中明確地說,要實現(xiàn)科教興國戰(zhàn)略,必須培養(yǎng)高學歷的人才。培養(yǎng)人才自古關系國家的成敗興亡,教師應該言傳身教、不畏勞苦,為國家培養(yǎng)大批的“構(gòu)廈棟梁”之才。

  2010年10月,陜西師范大學再次為霍松林舉辦“從教七十周年暨九十華誕慶祝大會”;粝壬凇毒攀詨邸菲涠疲骸叭宋墓乓殃P興廢,科教今尤致富強。樂育英才渾忘老,秾桃艷李競芬芳。”

霍門弟子為老師慶!皬慕唐呤苣牯呔攀A誕”(2010)

  霍先生在粉碎“四人幫”之后的大治升平之年里,“知者樂,仁者壽”。緊緊抓住余生機遇,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支高水平的碩博士人才隊伍(碩士19人,博士60人),這些霍門碩博士弟子,為實現(xiàn)國家科教興國戰(zhàn)略,“秾桃艷李競芬芳”,成為各部門或?qū)W術(shù)科研領域的佼佼者!對此,霍先生無論是在生前還是在天國,都感到無限的欣慰。

相 關 新 聞

·霍門碩博士英才錄(2)·霍門碩博士英才錄(1)
·馮國瑞、于右任、馮國璘、霍松林與麥積山(圖)·霍松林先生與故鄉(xiāng)琥珀鎮(zhèn)霍家川
·霍松林先生與詩圣杜甫隴右文化(圖)·市區(qū)領導督查霍松林文化藝術(shù)陳列館項目建設情況(圖)
·安志宏:追憶鄉(xiāng)賢霍松林先生的鄉(xiāng)情(圖)·霍松林:心慕先賢涵浩氣 力傳絕學樹高標
·【光明日報】霍松林的學術(shù)貢獻和詩歌成就(圖)·【蘭州晨報】霍松林,唐音古韻隴上來(圖)

新 聞 推 薦

天水市政協(xié)主席趙衛(wèi)東督查調(diào)研包抓項目(圖)

·同聲共振!國際社會譴責美國種族歧視
·你我的綠水青山 共同的綠色家園(圖)
·截至6月4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
·美加研究顯示羥氯喹難防新冠感染
·香港特區(qū)立法會三讀通過《國歌條例草案》(圖)
·李克強主持召開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綜述:美國多地繼續(xù)抗議 涉案警察被起訴
·6月8日起我國對入境航班實施獎勵和熔斷措施
·商務部:堅決支持香港維護單獨關稅區(qū)地位
·2020年6月4日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
·同專家面對面,總書記主持的這場座談會有何深意?
最 新 圖 片
天水市政協(xié)主席趙衛(wèi)東督查調(diào)研包抓項目(圖) 天水市積極應對冰雹災害 迅速指導群眾抗災自 甘肅省公祭伏羲大典活動領導小組組長陳青主 武山縣人民醫(yī)院異地遷建項目奠基開工(圖) 王銳強調(diào):打好巡視整改問題清零殲滅戰(zhàn)(圖) 天水市收看甘肅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
評論內(nèi)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天水資訊
·麥積區(qū)召開霍松林文化藝術(shù)陳列館及麥積區(qū)民俗館裝飾
·秦州區(qū)人民法院召開2019年度人民陪審員工作總結(jié)暨業(yè)
·秦州區(qū)城鄉(xiāng)環(huán)衛(wèi)治理中心開展“改善人居環(huán)境 助力脫貧
·甘谷縣召開公開選聘大學生村文書專職社區(qū)工作者座談
·吳健督查中央生態(tài)環(huán)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推進情況
·甘谷:農(nóng)博士進村支招 助農(nóng)戶災后自救(圖)
·甘谷縣民政局組織開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問題整改專項
·寶坻區(qū)與武山縣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黨政聯(lián)席會議召開(圖)
·天津市寶坻區(qū)為武山捐贈26萬元文化愛心物資(圖)
·天水市舉辦新時期產(chǎn)業(yè)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暨深化十大行
·秦州區(qū)掀起環(huán)保宣傳新熱潮(圖)
·王永剛督查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和人居環(huán)境整治工作(圖)
·王曉彤檢查易地扶貧搬遷問題整改工作(圖)
·秦州區(qū)召開禁毒工作推進會暨禁毒宣傳月活動安排會議
·秦州:加快道路建設 打通交通瓶頸(圖)
·天水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在全省中職學生技能大賽中再創(chuàng)佳
·天水市人民檢察院劉紅霞榮獲“甘肅省三八紅旗手”榮
·省民委調(diào)研組來張家川縣調(diào)研民族工作(圖)
·市非公經(jīng)濟組織黨委多措并舉推進“四抓兩整治”工作
·天水市政協(xié)主席趙衛(wèi)東督查調(diào)研包抓項目(圖)
·公祭伏羲大典麥積區(qū)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圖)
·黃河財險麥積支公司加快推進農(nóng)險理賠工作(圖)
·天水市積極應對冰雹災害 迅速指導群眾抗災自救(圖)
·甘肅省公祭伏羲大典活動領導小組組長陳青主持召開會
·武山縣人民醫(yī)院異地遷建項目奠基開工(圖)
 文化歷史
·2020年春節(jié)為何來得“早”?
·吃水餃、喝羊肉湯……你家鄉(xiāng)的冬至習俗有哪些?
·中秋佳節(jié),品味總書記講話中引用過的經(jīng)典詩詞
·賞月拜月、吃月餅……你記憶里的中秋節(jié)什么樣?
·立夏習俗知多少?食用五色飯 “稱人”以驗肥瘦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20日16時55分“谷雨”(圖)
·原來你是這樣的清明節(jié)
·21日5時58分“春分”:百花爭明媚,莫負好春光
·“二月二”民俗專家詳解“龍?zhí)ь^”
·2月19日7時4分“雨水”:春雨脈脈,柳絲含煙
·民俗專家:正月初七“人的生日” 源于女媧創(chuàng)世神話
·大年初五|今天為什么要“破”它?
·大年初二|有種溫暖叫回娘家
·農(nóng)歷正月初二:“迎婿日”習俗知多少?
·農(nóng)歷一月為何叫“正月”?
 博 客
·慟雹災
·煙鋪村櫻桃漢服秀
·重陽節(jié)感賦
·又是一年櫻桃紅
·嘆雹災
·天水大櫻桃紅了
·杭州攝影作品選
·《雪落秦州》持續(xù)升溫
 播 客

·保守國家秘密人人有責
·袁丫丫代言武山豆角
·《我和我的祖國》
·楊彥東:初冬牧場
·秀金山風光
·進入天水古村落
·溫家峽紅葉
·高原:漁家傲
 娛 樂

·電視劇行業(yè)有序復工復產(chǎn) 抗疫脫貧為今年重點題材
·“最暖心”春晚展現(xiàn)奮進新時代精氣神
·2020年央視春晚順利直播 展現(xiàn)全國眾志成城精神
·央視春節(jié)推數(shù)十部影視片 陪觀眾在家過新年
·7部電影撤檔、無條件退款 可能會五一或暑期檔上映
·2020年央視春晚節(jié)目單公布 將有30個節(jié)目亮相
·2020年央視春晚將實現(xiàn)4K、VR直播
·央視春晚主持人陣容公布,將包含演員佟麗婭
·2020年央視春晚完成第二、第三次彩排
·《2020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第二次彩排(圖)

 社 會
·“天眼”再立功 發(fā)現(xiàn)罕見快速射電暴“三連閃”
·“紅通人員”強濤、李建東被緝捕并遣返
·網(wǎng)絡大V陳杰人一審獲刑15年 被處罰金701萬元
·聽了張文宏的話 我們認真研究了孩子早餐喝粥這件事
·廣州1名外籍男子違反疫情防控管理規(guī)定被限期出境
·瘋狂“碰瓷”:4個月“造”140余起事故
·這起涉境外輸入型疫情防控典型案例當警示
·廣州警方通報外籍新冠肺炎患者打傷護士事件
·澳籍女子返京拒隔離被警方注銷工作類居留許可限期離
·86歲阿婆出院前親手寫了一封信,看哭醫(yī)務人員!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線網(wǎng)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電話: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郵箱:tswjy@126.com 

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