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英臺塬膜覆土穴播小麥示范點)
為落實好省上下達的全膜覆土穴播小麥種植10萬畝任務,清水縣大力推行“334” 工作方法,堅持“早、高、大”三字方針,以及“三個結合”和“四統(tǒng)一”的標準,目前,已全面超額完成今秋全膜覆土穴播小麥種植任務。

(種植現(xiàn)場)
今秋,清水縣在總結去年推廣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超前謀劃,及時做好了預留地工作,截止10月20日,全縣共投入10萬多人(次),投入各種大型覆膜機30多臺、穴播機600多臺、地膜603噸,補助地膜400噸,無償提供優(yōu)質小麥種子150噸,共完成種植面積10.05萬畝,創(chuàng)辦示范基點65個(萬畝示范點2個、千畝點示范點3個、500畝以上示范點8個、200畝以上示范點12個、100畝以上15個、100畝以下點25個),涉及該縣18鄉(xiāng)鎮(zhèn),260個村,35361個農戶。

(溫溝示范點)
全膜覆土穴播技術是繼全膜雙壟溝播技術之后,旱作農業(yè)又一重大創(chuàng)新技術,是小麥等密植作物抗旱增產技術的重大突破。該項技術已作為一項比較成熟的抗旱增產技術在清水縣已逐年大面積推廣應用。去年秋播,該縣全膜覆土穴播小麥種植面積達5.02萬畝,今年小麥成熟后,測產結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小麥平均畝產401.9公斤,比同類地露地小麥平均畝產268.2公斤,增產133.7公斤,增產率達45.8%,增產效果極為顯著。

(發(fā)放宣傳資料)

(統(tǒng)一發(fā)放種子、穴播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