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經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如果說當初離婚是情非得已,那再婚沒幾年后,她不顧世俗的目光將身體殘疾的前夫接來照顧飲食起居,則被她視為情理之中,且十多年如一日,不離不棄。
“離婚是真,可他是我孩子的父親也假不了。前公、婆相繼離世,他又是個病人,我不照顧,他怎么活?”她說。
1.“無論怎么說,他是我孩子的父親,我總不能眼瞅著他睡在屎尿里無動于衷吧!”
11月30日,前幾日驟降的氣溫略有回升。
一間僅容納一張單人床的小區(qū)車棚門房里,屋角安裝的火爐,睡在下鋪的朱召梅躡手躡腳地披衣下床,習慣性地朝她的上鋪瞅了瞅,生怕吵了鼾聲正酣的丈夫。
“50多歲的人了,每天在浴室給人搓背,一天下來累得夠嗆,舍不得吵醒他。”朱召梅看著熟睡中的丈夫,有點心疼。
此時是早上6時許,外面黑漆漆的。朱召梅從逼仄的小屋出來,左拐下坡進入另一間七八平方米的平房內。每天這個時候,是她伺候前夫楊寶玉翻身、方便的時候。
“當初給前夫租這間房子,是為了住得和我近一些,照顧起來省事。”朱召梅笑著說。
楊寶玉自幼患有小兒麻痹,年輕時身體相對還行,生活基本也能自理。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腰椎病變,近十幾年一直癱瘓在床。
“睡了一晚上,胯骨壓疼不說,他也該上廁所了。”對于每天定時過來,朱召梅早已習以為常。
由于前夫身體綿軟無力,加上冬天穿的較厚,光穿衣服就需要20分鐘,再將他抱在地上的坐便器上,伺候大、小便,至少也要半小時。
前后折騰一個多小時,年近五旬的朱召梅已經大汗淋漓。伺候前夫洗漱完畢后,她幾乎小跑步地返回車棚。院里的住戶開始陸續(xù)上班了,負責看管車棚的朱召梅看著住戶取走存放的自行車、摩托車,這是她的主要工作。
車棚出口右側,支著一個簡易案板,上面放著鍋碗瓢盆,支著一個蜂窩煤爐子,一家老小的一日三餐都要從這里出鍋。
“前夫現在就靠一口飯活著呢,不能將就,加之丈夫每天早上九點多就要去浴池上班,白天多半時間不能回來,因此每天都得做早飯!敝煺倜沸χf。
照顧病人、做飯、看車棚,朱召梅已經夠忙碌的了,但由于一家人日子拮據,為了貼補家用,她還承攬了打掃小區(qū)三幢居民樓的衛(wèi)生。一上午沒有歇腳的時間,轉眼就到了午飯時間。
朱召梅和前夫1986年結婚,1993年離婚。離婚后,雖說人搬離楊家,但她每隔十天半月都會過去,給前夫洗洗涮涮,幫忙做一些家務。2005年,前婆婆去世后,前公公雖說給兒子找了個保姆,但沒干多久保姆就走了。自打2007年開始,她就把前夫接了過來,一直伺候到現在。
“無論怎么說,他是我孩子的父親,我總不能眼瞅著看他睡在屎尿里無動于衷吧!”她說。
2.“當時想著,這樣一來,自己就可以進城了,日子也就過得不那么苦了!”朱召梅說起當時這個決定,自稱當時的想法有些幼稚,草率。
朱召梅的娘家在天水市清水縣一個偏僻的村落,在她的記憶里,小時候留給她最深的印象就是天天放羊,頓頓“挨餓”。
1985年冬天,18歲的她經人介紹來到麥積區(qū)二十鋪村一戶人家做保姆。時間不長,這家戶主介紹了住在天水市城區(qū),身體有點毛病的親戚楊寶玉。
來到楊家后,看得出楊寶玉的媽媽很開心,執(zhí)意要給和她同去的媽媽、姐姐搟面條。手腳一向勤快的朱召梅見狀,去廚房幫忙。這時,楊寶玉下班回來。
“他進門打過招呼后,坐板凳時不知怎么地一下子坐在了地上,自己無法起身,是他父親抱起來的。我當時沒看見這一幕,但媽媽和姐姐看到了。”當時離開后,媽媽和姐姐一致反對這門親事。朱召梅想起當時這一幕,至今記憶猶新。
朱召梅當時想,聽人說他不就患有“小兒麻痹”嗎?村小學的一名老師也是這個病,每天還一瘸一拐地挑水呢,不礙事!于是她不顧家人反對滿口答應了這門親事。
“當時想著,這樣一來,自己就可以進城了,日子也就過得不那么苦了!”朱召梅說起當時這個決定,自稱當時的想法有些幼稚,草率。
一個多月后的一天,朱召梅和楊寶玉去領結婚證,但當天親眼看見的一幕讓她有些后怕。
“那天,我們走在途中,寶玉突然摔倒在地上,他父親很吃力地將他抱起來!敝煺倜氛f。
到了街道辦事處后,一個很低的臺階,楊寶玉上得很吃力;丶液,朱召梅第一次跟父親提起有心悔婚的事,但那時已經訂過婚,且收了對方1500元彩禮,退婚已經不可能了。
當年4月,朱召梅和楊寶玉如期完婚。
婚后,婆婆一家對朱召梅很疼愛。一年后,女兒出生了!
朱召梅說,剛結婚時,楊寶玉每月工資能掙300多元,但一分不少要交給母親。女兒出生后,婆婆每月給她30元,讓她和娃用。
“要拉扯個娃,30元怎么能夠啊!”朱召梅說。孩子2歲時,楊寶玉買斷工齡徹底在家養(yǎng)病,慢慢地,他的病嚴重到無法外出,日子也越來越難過了。
就這樣過了七八年,由于種種原因,兩人的婚姻走到盡頭。朱召梅凈身出戶。“離婚時我讓婆婆答應,婚雖離了,但人還是可以抽空回去幫忙做做事,順便看看娃。老人當時答應了!”朱召梅說。
離婚后,朱召梅在外租了間房子,擺了一個煙攤,開始獨立生活。
3.“生活就像月亮一樣,有盈有虧。看著一大家子人其樂融融的樣子,即便生活苦了點,但我覺得還是賺到了!”
后來,朱召梅認識了現在的丈夫張建平。
“建平出生農村,人老實,妻子病逝后留下3個孩子,當時認識時他最小的娃才4歲。”朱召梅說起這些,恍如昨日。
朱召梅當時也才20多歲,對此事也曾不止一次猶豫過:3個孩子都那么小,這日子怎么過?然而看著對方憨厚老實,最終兩人結合在了一起。
婚后的日子平淡幸福。朱召梅對待丈夫的幾個孩子視如己出,丈夫則對她更是疼愛有加。讓她至今覺得感激不已的是,婚后,她時不時去前夫家?guī)兔Φ氖乱恢睕]有中斷,丈夫對此不但沒有阻攔,反而有空時也能伸手相助。
2005年,朱召梅的前婆婆去世了。那段時間,朱召梅一時忙手頭的活沒有過去,等前公公過來請她去家里后,眼前的一幕讓她驚呆了!
此時的楊寶玉因肌肉萎縮,生活已不能自理了,整個人干脆躺在屎尿里,屋子臭氣熏人。她趕緊將臟的被褥清理干凈,給前夫重新彈了一床新被子換上。
2007年,朱召梅承包了一個大眾浴池,一干就是3年。由于前夫沒人照顧,她把前夫接到浴池的一間空房住下,照顧飲食起居。每隔一兩個星期,她的丈夫或弟弟就會把寶玉背進浴池,給他洗澡。3年后,前公公撒手人寰。此后,照顧前夫的擔子徹徹底底落在了她的身上。
“把前夫剛接來時,曾經有人冷嘲熱諷說我有兩個‘男人’,閑言碎語說啥的都有!敝煺倜氛f!懊棵看藭r,我都覺得自己的臉上滾燙滾燙的,恨不得有個地縫鉆進去。”
時間一長,朱召梅對前夫一如既往地付出最終得到鄰居的尊重和敬佩。大家看她過得如此辛苦,都勸她把前夫的房子租出去,用租金雇個人來照看病人不是更省事?然而她不這樣認為,伺候前夫的這份活有多重她最清楚,給多少錢都沒人愿意干的!更重要的是,如今和前夫生的姑娘及丈夫的3個孩子都已長大成人。一路走來,朱召梅的一言一行早已深深感染了孩子們,他們一個個都很懂事,也很孝順,每到飯點,只要誰先回來,誰就會主動去給“楊叔叔”喂飯。丈夫的小女兒還時不時給“楊叔叔”理發(fā)刮胡子。
多年來,在照顧前夫這件事上,丈夫和子女對朱召梅的理解和包容,一直讓她感動不已。
一個月前,朱召梅現在的公公去世了,她不忍婆婆一人孤苦無依,提出從今往后將伺候婆婆的活也攬過來,丈夫看著眼前這個苦得憔悴不堪的老婆,眼眶不由自主地濕潤了!
過多的操勞,讓年近五旬的朱召梅顯得比同齡人蒼老許多。其實,她本人的身體也早不如從前,毛褲、大小棉褲里三層、外三層地裹著,還是覺得寒氣逼人。
朱召梅話音未落,在一旁默不作聲的楊寶玉哆哆嗦嗦地開口說:“這么些年,是我連累了她,這輩子能遇上這么好的人是我的福氣。如果不是她多年精心照料,我可能活不到今天!
“現在好多了,我和丈夫都能掙上點,家里還有低保金,一家人最難熬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朱召梅說。
靜下心來,朱召梅有時自己都覺得這半輩子遇上的事,就像電影里演的一樣,什么情節(jié)好像都讓自己遇上了,想想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生活就像月亮一樣,有盈有虧?粗淮蠹易尤似錁啡谌诘臉幼,即便生活苦了點,但我覺得還是賺到了!”朱召梅笑著說。
文/圖蘭州晨報首席記者王蘭芳